![]() ![]() 深情韭鄉 愛戀中興一、地景與交通:本校前臨大漢溪,後倚半坪山,校門前的大鶯路連結人文薈萃的大溪古鎮與鶯歌老街,學校位於中途樞紐,更是由介壽路轉進大漢溪自行車步道的必經之地,假日往來遊客眾多。二、歷史與人文:本地區開發甚早,在河運昌盛的年代還設有碼頭、收租公館;民眾信仰虔誠,廟宇眾多且有悠久的歷史;尚存的老建築,是我們學習、懷古的最佳素材。三、豐富的生態:由大漢溪、中庄調整池、河岸濕地、河階台地、田園、埤塘、石門大圳等交織而成水與綠的自然景觀,是大地豐富的恩賜;孕育及生長其間的老樹、植物、蛙類、鳥類、昆蟲等豐富的生態資源,則是造物主的厚愛。居遊其間,每一分秒皆能感受自然環境與之美。四、獨特的產業:本校學區之中新、瑞興兩里,為全台最具規模的韭菜專業區,韭鄉風情四季各異,吸引眾多遊客來訪;「深情韭鄉」為本校以韭菜生態、文化為主軸發展的本位課程,亦可供一般民眾參考及學習。創校簡史轉載自70週年校慶專輯〈1991〉李彥霖校長 校編〈2011〉中興國小有悠久的歷史,根據校史記載,本地區(缺仔及中庄兩大村落,即現今瑞興、中新二里)早期並無學校,民國九年(日治大正九年)缺子歸屬桃園廳 • 桃潤堡 • 員樹林區,學生須前往八塊厝公學校(今八德國小)就讀;中庄歸屬於桃園廳 • 海德堡 • 鶯歌石區,學生須遠涉三角湧公學校(今三峽國小),後來尖山公學校(今鶯歌國小)設校,學生才改往該校就讀。民國十年(大正十年)行政區域大幅變動調整;缺子、中庄皆直轄大溪郡 • 大溪街,因地方熱心教育人士咸感學生長途跋涉之苦,懇請當時街長(今稱鎮長)江建臣先生籌設學校。經江氏多方奔走,並蒙地方賢紳慷慨贈獻私地, 乃奠基校模。民國十年五月十八日設立「缺子分教場」(屬員樹林公學校),後經大溪郡守岩本多助先生改為「溪西分校」(因本校地理位置在大漢溪西邊之故),借用公館廟正式上課,此為本校教育之嚆始。民國十七年四月一日 ,分校奉准獨立,名稱改為「溪西公學校」。民國二十九年,學生編制擴大成為六班,借中庄集會所上課。民國三十四年,台灣光復,校名改稱為「中興國民學校」。民國五十七年,政府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,名稱改為「中興國民小學」。「百年樹人,國之大計」本校在歷任校長、老師努力耕耘,推動校務不遺餘力;家長及地方仕紳也都戮力支持,點點滴滴的付出,持續累積學校建設、人才培育、提昇社區文化素質等方面的成果。民國一百年,適逢本校創校九十週年,細數過往歲月,莘莘學子在母的校撫育、呵護下,由懵懂而茁壯,成為社會的菁英、國家的棟樑,春風化雨,校譽冠群,中興國小與有榮焉!泛黃斑駁的黑白,難掩自信成長的神采;第一回卒業的照片,見證中興校史的開展 |
最近更新在 週日, 19 八月 2018 11:48 |
搜尋
統計
Warning: Creating default object from empty value in /home/ches/web/ches.tyc.edu.tw/public_html/school/modules/mod_stats/helper.php on line 77
Warning: Creating default object from empty value in /home/ches/web/ches.tyc.edu.tw/public_html/school/modules/mod_stats/helper.php on line 83
Warning: Creating default object from empty value in /home/ches/web/ches.tyc.edu.tw/public_html/school/modules/mod_stats/helper.php on line 89
Warning: Creating default object from empty value in /home/ches/web/ches.tyc.edu.tw/public_html/school/modules/mod_stats/helper.php on line 106
會員 : 17
內容 : 4486
網站連結 : 174
Content View Hits : 897569